如何準備緊急避難包、防災包、地震包?
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個玩笑:要怎麼從一群不同國家的人裡辨認出台灣人?地震的時候完全不緊張的那個人就是了。
位於地震帶的台灣,似乎每年都會有一兩個比較大一點的地震,最難忘的莫過於九二一的災情了,但台灣人又是健忘的,災難過後又會有多少人記得平時就應該提早做好準備,防患於未然?
從民國110年的3月地震開始,學者們陸續提出台灣的百年地震快要來臨,而去年(111年)花蓮不幸的又有地震造成房屋倒塌,對岸的軍事威脅也逐漸在升溫。
自然天災與政治局勢是我們無法掌控的,目前能為自己與家人做的就是事先準備好緊急避難包。以下是我們建議的物品指南:
1. 背包
最好堅固耐用、易背,甚至防水,並確保包包的大小足夠裝下所有的內容物。
2. 食物與飲水
關於食物與飲水的計算與準備,可以參考我們專欄的另一篇文章:緊急糧食準備指南
3. 藥品、醫療用品
急救藥品: 包括外用藥品、紗布、透氣繃帶等基本急救物品。
個人藥物: 個人所需的常備疾病藥物。
4. 個人護理和衛生用品
牙刷、牙膏、梳子、毛巾等基本盥洗用品。
濕紙巾和衛生紙
5. 衣物和保暖物品
包括足夠的衣物,以應對不同氣候條件:
輕便保暖外套、雨衣、帽子和手套、內衣褲、襪子。
6. 其他用品
多功能工具: 包括小刀、開瓶器、鉗子等。
醫療口罩和手套: 提供基本的防護,避免病菌的傳播。
防護手套:較厚的可以保護手部的加厚手套,可以搬動石塊等
保持通訊和照明的能力:
手電筒和額外電池: 照明用
充電器和行動電源: 用於手機或收音機等3C用品的電力供應
7. 重要文件、聯繫方式
將重要文件影印或抄錄備份:
護照、身份證、駕照、健保卡、家人的通訊資料...等
所有文章主題
最新文章